当前位置:首页 > 1988年土地管理法(1988年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

1988年土地管理法(1988年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1988年土地管理法,以及1988年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

1988年土地管理法(1988年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

一、90年代的土地管理法

1、《土地管理法》的*次修订是在1988年,完善了土地管理制度,提高了土地使用的效率。该次修订的一大改变在于对土地有偿使用已问题的阐述,更加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次修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深刻践行了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的原则。

2、就在10年后,《土地管理法》迎来了第二次修订。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严峻,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导致耕地面积锐减,人地矛盾日益尖锐,1988年修改的《土地管理法》已经*不能适应加强土地管理。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修订并通过的《土地管理法》于1999年1月1日施行。在这个文件中,*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措施,决定在冻结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完成《土地管理法》的修订工作,同时也提出了修订《土地管理法》的重要原则。

二、1993年土地管理法

1、199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内容是:农村居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2、199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仍采用的是1988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①关于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的规定。在西方发达*还有土地买卖、租赁、转让、继承和典当等法律规定。这些都是土地法的核心部分,是其他土地立法的前提。

4、②关于土地规划、利用和保护等方面权利义务关系的规定。经济发达*都有这方面的立法,特别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立法普遍引起各国的关注。

5、③关于公共设施和现代化占用和征用土地方面的规定。这方面的法律问题日趋尖锐,特别是人多地少的*更重视这方面的立法。

6、④关于土地管理方面的规定,包括土地管理机关和土地测量、登记、统计、发证、档案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三、1988年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

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第二条下列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所有:

2、(二)农村和城市郊区中已经依法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三)*依法征用的土地;

3、(四)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他土地;

4、(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六)因*组织*、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制地集体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5、第三条*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土地登记内容和土地权属证书式样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土地登记资料可以公开查询。

6、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森林法》、《草原法》和《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第四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土地所有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确认所有权。

7、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设区的市人民*可以对市辖区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统一登记。

8、第五条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人民*登记造册,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使用权。其中,**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登记发证,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登记发证办法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制定。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登记造册,负责保护管理。

9、第六条依法改变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因依法转让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必须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变更登记申请,由原土地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登记。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变更,自变更登记之日起生效。

10、依法改变土地用途的,必须持批准文件,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变更登记申请,由原土地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变更登记。第七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的,由原土地登记机关注销土地登记。

11、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虽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由原土地登记机关注销土地登记。

12、第八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1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组织本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14、省、自治区人民*所在地的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各该市人民*组织本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经省、自治区人民*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

15、本条*款、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有关人民*组织本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逐级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批准;其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乡(镇)人民*编制,逐级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的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批准。

16、第九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15年。

17、第十条依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将土地划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18、县级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需要,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开垦区、建设用地区和禁止开垦区等;其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应当根据土地使用条件,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

19、土地分类和划定土地利用区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20、第十一条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依法批准后,乡(镇)人民*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予以公告。

21、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规划目标;(二)规划期限;(三)规划范围;(四)地块用途;

22、第十二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由原编制机关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的批准文件修改。修改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23、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后,涉及修改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由上一级人民*通知下一级人民*作出相应修改,并报原批准机关备案。

24、第十三条各级人民*应当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必须严格执行。

25、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26、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进行土地调查。土地调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27、地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经本级人民*审核,报上一级人民*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报国务院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土地调查规程,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28、第十五条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土地等级评定标准。县级以上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土地等级评定标准,对土地等级进行评定。地方土地等级评定结果,经本级人民*审核,报上一级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

29、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土地等级每6年调整1次。

30、第十六条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占用耕地,以及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分别由市、县人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建设单位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负责开垦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

31、第十七条禁止单位和个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垦区内从事土地开发活动。

32、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开垦区内,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批准。

33、一次性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600公顷以下的,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批准;开发600公顷以上的,报国务院批准。

34、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或者渔业生产的,经县级以上人民*依法批准,可以确定给开发单位或者个人长期使用,使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0年。

35、第十八条县、乡(镇)人民*应当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土地整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地方各级人民*应当采取措施,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推进土地整理。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可以用作折抵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指标。

36、土地整理所需费用,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使用者共同承担。

37、第十九条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确定的农用地转用指标;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用的,还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不符合规定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38、第二十条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占用土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39、(一)市、县人民*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分批次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

40、(二)有批准权的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批准;其中,补充耕地方案由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的人民*在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时一并批准。

41、(三)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组织实施,按具体建设项目分别供地。

42、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村庄、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办理。

43、第二十一条具体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一次申请,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分期建设的项目,可以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方案分期申请建设用地,分期办理建设用地有关审批手续。

44、第二十二条具体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45、(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必须附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46、(二)建设单位持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向市、县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由市、县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拟订供地方案,报市、县人民*批准;需要上级人民*批准的,应当报上级人民*批准。

47、(三)供地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向建设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有偿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划拨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土地使用者核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48、(四)土地使用者应当依法申请土地登记。通过招标、拍卖方式提供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由市、县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方案,报市、县人民*批准后,由市、县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并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土地使用者应当依法申请土地登记。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1988年土地管理法和1988年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 人参与,条评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