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的皇帝总是把都城定在长安开封洛阳等地方
- 闻识达澎
- 2023-11-19 13:44:54
为什么历史上的皇帝总是把都城定在长安开封洛阳等地方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的历史长河中,都城的选择,都城的建设,乃至于都城的迁移,都是在任何一个封建王朝中举足轻重的大事,不容忽视。
而对于王朝建都地址的选择,封建统治者们也相当重视,这其中,长安、开封、洛阳等地均为做为封建王朝的都城地址最佳处,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选择。
首先,长安做为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而闻名于世,早在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周武王继位,又建设镐京,合称丰镐。
长安做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千年之久。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定都于此,号称十三朝古都。
当年汉高祖欲定都长安,张良就具体地阐述了定都长安地区的战略意义和长远意义,他说,关中有函谷关、陇蜀的沃野千里,南边有巴蜀的富庶,北边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并向东方牵制诸侯,只要握住渭水通运京师,当东方有变,就可以顺流而下。
所以,在汉朝、隋朝、唐朝时期,长安一直是王朝的都城,甚至长安城建设的典范都完全影响了周边国家的都城建设形式。
一直到若干年后,明太祖朱元璋与太子朱标一起,研究迁都问题的第一首选就是古城长安。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到了1900年慈禧与光绪皇帝西狩长安,竟然在此住了一年多时间,光绪帝与很多维新派都主张迁都西安,变法图强。
河南开封做为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有168年的时间做为北宋的国都展现在人们眼前。
北宋之所以选择开封做为都城,主要考虑开封是一座历史名城,做为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接下来的五代十国其间,开封都曾经做为都城存在。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取得政权之后,也算平稳传承,顺势也就定都于此。
另外从地理位置上说,开封交通发达,能够解决大批粮食的转运问题。
至于说到洛阳,整个隋朝的政治中心就完全放在洛阳。
而到了唐朝,则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武周时期更是把洛阳定为神都。
相对于长安来说,洛阳位置居中,四通八达,交通上便利,每当关中地区经济形势逼人,东都洛阳就称为皇帝就食的最佳去处。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也使得洛阳成为这条大运河的中枢,隋唐期间,洛阳的地位极其重要。
至唐末延至五代时期,政治中心已经完全的由长安转移到了洛阳。
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的皇帝总是把都城定在长安开封洛阳等地方?”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历史上的皇帝总是把都城定在长安开封洛阳等地方
一个政权的国都,绝对是一个大事。从军事、政治还是经济等因素上,会一再考虑对比。而长安、开封、洛阳等地,在各个因素中都占据优势,所以才会被选择做为都城。
水、粮、人
长安附近有八条河流,被称为“八水绕长安”,其中包括泾河和渭河,成语泾渭分明也是从这里来的。洛阳周围有伊水、洛水,开封更是临近黄河。从这里我们便可以看出,这些城市周围大都有大江大河,南京也是如此。在古代,靠近水源,便意味着饮用水和灌溉农田的水都是充足的,那么粮食的产量便有保证了。只有有足够的粮食,才能养得起足够的人,从而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有水流的地方,一般漕运兴盛,意味着交通便利。南来北往的人多了,自然也就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此外,古时的城市还有护城河,有河流的地方,也便于把水引到护城河,起到了保卫的作用。纵观文明的发展,大都是在河流周围才产生了灿烂的文明。所以,黄河才被我们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地理位置和山川形势
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接下来当权者首先想到的便是地理位置和山川形势了。长安“四塞之地,阻山带河”,对于军事防御来说自然是极为理想的。洛阳“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开封虽然无险可守,但是漕运发达,可以把南方的粮食很便利地运进来。只不过,当年黄河已是地上河,相对比于长安、洛阳,开封作为国都并不理想。
政权的力量组成
一个政权的产生,并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代表了一个集团的利益。比如唐朝是出身关陇的李氏建立,在开国初期,为了获得关陇世家的支持,自然便是把国都定在了长安。后来皇权稳固之后,洛阳便也一度成为唐朝的国都,这其实是朝堂上力量角力的反射。当年朱元璋得到天下,代表的淮西集团的利益,自然选择了南京作为国都。后来朱棣登基,他的根基在北京,于是便定北京为国都,南京作为陪都。当年赵匡胤想要迁都洛阳,只是大臣们的家族以及根基都在开封,自然便不同意,最终赵匡胤也没能如愿。由此可以看出,除了地理位置等因素外,朝堂上力量的角逐,也是影响国都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他一些玄妙的因素
这个因素就比较玄妙了,但几乎每个朝代的皇帝却是对此深信不疑。刘邦当年居住的地方,被范增说有五彩之气。同样的,长安、洛阳、开封这些地方,在古代是被认为有龙脉和龙气的。古人认为,龙脉大、龙气旺的地方,建立国都才会长久。南京虽然虎踞龙盘,但当年被秦始皇截断龙脉,此后定都在那里的政权都不长远。这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是绝难忍受的,谁不想着传上千秋万代?所以这个因素是最说不清道不明,但却对帝王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综上所述,长安、洛阳、开封这些城市常被作为国都。说到底是因为水,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有水便代表着繁荣,代表着其他一切。除此之外,地理位置、山川形势以及玄之又玄的龙脉、龙气等因素,也占有很大的比例。而长安、洛阳等地,在这几方面占据着大量优势,历史上的皇帝自然便把它们选作都城了!
为什么历史上的皇帝总是把都城定在长安开封洛阳等地方
在古代中国,决定一个都城地点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理位置、山川形势等自然因素,也包括经济、文化等人文因素。而长安和洛阳则很好地符合了很多条件。
首先,长安地处偏西,位于内地和边疆的交界处,而洛阳居天下之中,四通八达,在交通便利上洛阳占有优势。而长安居关中之地,东有崤函天险,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易守难攻,一旦东方出现变乱,便可以坐镇长安,进可攻,退可守。
王朝的政治需求也是决定定都地点的因素。西周定都镐京,关中时周族的发源地,十分适合他们的农耕经济,周成王时修筑洛邑为陪都,号成周,是为了了监视和震慑商朝的移民,控制东方领地。秦朝统一后,沿用了原先的首都,国祚短暂,未能来得及考虑都城迁移的问题。
西汉最初定都于洛阳,后娄敬进谏,力陈关中的险要和富庶。西汉最终定都关中,除了以上原因,还因为在东方分封了大量的诸侯王国,定都长安可以随时扑灭可能的叛乱。
为什么历史上的皇帝总是把都城定在长安开封洛阳等地方
我也来从其它层面来回答一下吧,一个朝代的都城选址,是很多利弊权衡后的结果,比如开国皇帝的原封地(秦始皇、李世民、朱棣),比如受外部环境的威胁(东汉、东晋、南宋),又比如生产力发展水平变化、交通条件改善、国家经济中心迁移等等。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 人参与,条评论
发表评论